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我的公主 EP01-08 海英篇:她不是對手

此篇心得針對劇本進行到此的架構,和男主角感情線的部份抒寫。

架構安排的小魚梗

我在想所謂成熟的編劇,除了情節安排、角色的設定之外,
如何利用角色的對白、動作去表達「情節順序走向」也是很重要的。


「我的公主」選擇了一個所謂「老梗」的題材,
但是老梗之所以能成為老梗,不就是因為此題材市場接受度高嗎?
老梗不是問題,重點在於選擇老梗題材的編劇,說故事的方法和能力罷了。


以出道作品來看,張作家已算是不錯了,但為何一度讓我覺得卡住,
我想問題是,故事情節的安排如果是「A→D」,那麼角色心境應該要多於此,
或許會是「A→B→C→D」,張作家的B、C並沒有很清楚地利用對白等方式帶出來。




另一方面,因為是老梗題材,所以視聽眾會有一個預設的立場,
有些必經的情節過程,容易令人不耐(除非作家出人意表的避開),
第五集花了很多篇幅、比例在一些你知我知大家知的部分
(公主進宮、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情景等),說故事的筆法也沒有標新立異,
導致劇情進展過於緩慢,顯得枯燥了點。


到了七、八集,輪廓清楚了,對我來說張力比較飽滿了,相對精采了,
但卻有一種中間是跳過什麼、漏看什麼了的感覺,因為進展突然濃烈了許多,
但回顧前面的劇情雖然有些瑕疵,卻又覺得不是那麼不合理,
總之,我看得很高興,但偶爾有點小小的、卡卡的微妙感。


=============================================================================

海英篇 她不是對手:不是對手到無法視為對手

一開始,自覺社經地位、價值觀差太多,他只不過把她當做個過於開朗的小女生,
然後因為李雪的一套觀察論(超過他自認卓越的知識範圍XD)感到有點意思,
反正她沒眼力的認不出他不斷強調的優秀家世和能力(可見他把這個放在很重要的位子),
有點無奈又覺得更方便,是可以放開說些無傷大雅的閒話對象,
因為沒有利害關係,且依照彼此的生活圈範圍,轉身之後也不會再有交集,
所以他可以無所謂的和她說說笑笑,卻毫無送她回家的意願。


「公主?什麼公主啊?」

爺爺跪下後脫口而出的尊稱,令這一切反轉,
原來他們不是平行線,從很早以前就註定不是。


沒有人比海英更了解李雪知曉身世前後的過程,
以外交官的經驗來看,公主的身分套在李雪的身上本身就不適當,
更何況這個頭銜套牢在她身上的同時,
自己將失去那令他付出童年、溫暖家庭為代價的家產,
如此珍貴的東西,李雪應該會毫不猶豫然接受,
但她只是把焦點放在父親的承諾,李雪對父的期待與想念,
勾起他的共鳴和憐憫,於是他出借了擁抱和住家一宿,但從此…他們應該是對手。




「什麼啊,原來你已經清楚事態了。」

後來,海英發現眼前這個女孩,並不如印象中的完全無知,
也不如她口中所描述般貪心,一開始就不討厭的人,
她依舊勾不起海英的厭惡感和競爭意識。


第一次試圖做出積極的行為去阻擋李雪成為公主是認為父親為此受了委屈,
自己也因此失去父親,雖不是出於本意,但他的確參與以結果來說,
一場誣陷李雪父親的會議,事後他卻近距離的看到李雪的憤怒和眼淚,
僅僅是如此而已,海英就感到內疚不已,這不是對對手應有的心態。




「因為擔心啊!突然這樣,不能擔心嗎?!」

應該該是對手卻不是,這樣一位單純無知的女孩根本稱不上對手,
一切都還在可控制範圍內,殊不知莫名的關心、擔憂已超過他們關係、立場的不合理。




在李雪母親面前演的一齣齣肉麻戲,除了是公開事態的不便,
更多的是,當母親知道李雪是公主後,哪還會任由李雪聽從他的安排呢?




「什麼啊,為什麼去埃及的事情會從他的口中說出來?」

「想念你教授才跑來學校的,對吧?」

是認為「此事件」是屬於他們之間的問題,
不需要南教授這樣的外人插手,把事情複雜化,
也是因為在此之前李雪總是聽從他、依賴他,
此刻卻冒出來一位李雪傾慕的教授干預,感到不是滋味,
不論背後的原因為何,
海英已將李雪劃分成他所轄(「挾」字亦可,端看從那一方面來看)。




「你生病時,對你的擔心是真心的;
  對你父親的負面報導所懷的歉意也是真心的,
  但在那之前,我最大的真心是你放棄做公主。」


不管如何,進宮前和甫進宮的李雪,
對海英來說,就是一位沒有對手資格的對立關係者,
但他卻無法狠心去面對這樣的對立關係,
他總是希望用不去傷害李雪的方法,避免李雪成為公主,
在過程中充滿了矛盾的憐憫和擔憂。


懷著某個與總統的協議成為公主老師的海英,
是以「對手」的想法再次接觸李雪,兩人吵吵鬧鬧之中,
他還是一直對李雪釋出令人混淆的
好意,連自己也分不清楚的讓老師的身份弄假
成真,對李雪多次偏袒,更明顯的發現存在彼此之間的曖昧。




「是什麼事情要這麼盛重地請他去你房間吃牛排?」

「南教授對學生的關心有點過頭了吧?」

不知道哪一天開始,海英對南教授的介意,
從允珠的初戀變成了李雪的暗戀,海英沒有多問允珠關於南教授的事情,
卻對於李雪和南教授之間的互動緊迫盯人。




「就為了把那女人變成公主,就要說這種謊話讓我父親變成那種人嗎?」

頓時間,「受害者」的立場完全顛倒,那段與吳室長描述的內容重疊的記憶,
李雪父親友人對過往的描述、拿出的李雪兒時相片,海英無可否認。




「該拿妳如何是好,要是對手才能對付你。」

「忘掉現在」

「我拋棄你了」

聽著李雪的信任,和頰邊的親吻,
第一次,海英感性地放縱了那份曖昧,卻也理性地、狡猾地自行定義為最後一次。




「皇室洗脫了陋名,公主現在又因此深深埋怨著我,這不就是您的期望嗎?」

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所關注的兩個問題,是一種保護李雪的方法,
不然海英不會不能回答允珠的質問,變相的,
卻也是一種切斷和李雪之間曖昧發展的手法。




「你真是好啊,可以毫無顧念地幫助她」

「我不會對此多做狡辯,這件事情到此為止」

「對我來說,妳算什麼,不知理由、沒有根據,我為什麼要保護妳?」

「想要重新回去?那就放棄做公主,就可以回到家人的身邊,…回到我的身邊」

那一吻的放縱,不可能沒有任何改變,
海英面對了自己感情的同時,卻也在努力劃下句點,
只要李雪在公主這個身份下,他們沒有面對和處理感情的機會和權利。



「我知道妳在想什麼,但是我和她什麼都不會做」

海英對於允珠,與其說是男女之間的感情,
倒不如說是一種義務和憐憫,不能否認,某種程度上,
他們彼此之間不但有青梅竹馬的感情,還存在一種默契。


從一開始允珠就不願意讓海英去親自處理公主的事情,
她認為海英會存有同情而心軟,這點和事實並無多少差異。


對於允珠成為皇室財團理事長以及允珠在李雪試裝時,
所說出的刻薄話語,海英一點都沒有意外也沒有試圖詢問理由或是阻止。


兩個人在一起的話,會讓韓會長滿意,
合作的能力對撐起大韓集團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所以才會有該婚約的存在,
而失去大韓集團繼承權的海英,自然認定和允珠的婚約沒有存續的必要,
換句話說,失去繼承權,海英並沒有自信讓允珠在成為他的妻子後,是幸福的,
允珠單刀直入的質問,最後換得海英掩飾太平般(不論是對允珠還是李雪)同意婚事的舉行。



「我試探妳做什麼?」

此舉,無意義。
因為,他們找不到讓雙方都幸福滿意的共處方法,
他與她總是一個雲端,另一個就落魄,
這樣交錯的…卻為對方心動而無法視為對手的…對手。


============================================================================

本想一次寫完,但是一次打完太累了XD
應該…還有一篇李雪篇,包含李雪感情線,和男二女二的簡單描述,
…沒有意外的話(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