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7-18是破梗的開始,故此心得將試圖回扣之前的篇幅,看倌可以無視括弧內的備註,也可以參照備註內容作為回顧的對照。
質變前的兩心繾綣-「對的,就要堅持到底」特質發揮
「不...我的意思是...」
大家對於先埈在EP17的「進化」感到很欣慰吧 ( ▔___▔)y-~
的確他是對於肌膚接觸比較放得開了(拉個手這麼多藉口,還是沒多強啦)。
但先埈從頭倒尾都沒有變得比較懂女人心啊XD
他只是一直在戀情中發揮「對的,就要堅持到底」的特質。
(EP05-06 彎曲的箭也開始不了故事-魔鬼訓練過程中的三人)
不然先埈那笨熊就不會去說那些挑戰姑娘家薄臉皮的玩笑話,
整個讓人家覺得得了便宜還賣乖,
完全不能表達「原來我們是互相戀慕」的原意╮(-_-)╭。
「我很久以前就想和妳說,妳那麼不一貫始終,怎麼能做大事」
笨熊想解釋,結果還順便翻允熙大射禮休息時間和桀驁師兄打鬧的舊帳。
「所以說,我以後絕不會再做了」
允熙完全不了解先埈意有所指,只想擺脫先埈那令人困窘的玩笑話。
只能說笨熊不會用嘴巴討饒,幸好還有文字溝通專才(喂)。
大街上,看著男女比肩而過的兩人,神色不盡相同,
先埈兀自沈溺於能和心儀女性走到一起的喜悅,
允熙則是看著能著女人裝束走在對象旁的姑娘,
低頭審視自己,帶笑的神情抿起了點遺憾。
他抱著一直走下去的心態,所以去準備了定情對戒。
她卻做著走到結束那天的準備,所以想退出有婚約兩人所在現場。
先埈一席拒絕的話,說給兩個女人聽。
一手拉過允熙的身影,也讓令一個男人的背影顯得更孤單。
「我,一次都沒想過我們的未來」
「從現在起開始想!努力的、認真的想!」
「妳現在拒絕的不是貪念,而是我。」
在先埈的眼中,一段感情,兩個人,
自己為了向對方靠近,做盡認知中不能做的事情,
對方卻站在原地,用「世界」為藩籬,把自己排除在外,
他感到心寒、憤怒、委屈。
「那怎麼辦?我很怕。因為那麼喜歡你,一天天天這樣幸福,我對那些並不熟悉」
然而在允熙的角度,不先預先做好分開的心裡預期,
會去習慣那些幸福的點滴,如果將那些視為理所當然的,
失去的時候,有多可怕。
而她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是過著需未雨綢繆的生活,
向來就不是個習慣接受別人給予的東西在過日子的,
知道怎麼自立立人,卻不熟悉如何仰賴別人所給的。
「妳說走出成均館就結束了?不會結束的。因為每一天我都會重新開始。」
別想著結束,因為不用怕失去 ,先埈明白地表達這件事情。
那兩心繾綣的時刻,兩人以為可以為了過去猜心的鬱悶畫下句點,卻沒想到會有讓彼此戀情畫下休止符的危機出現。
君主的禮物 VS. 君王的密令
四人課題的質變
(EP11-12 安定指針的力量-君主的禮物=四人的課題 )
◎ 女林的紫禁城-玩物未有志 → 開始相信、期待,放手去做的志向
「具龍河,這個有意思的小子同樣是寡人想重新建立起來的朝鮮未來」
君上想要建立的不是黨平的朝鮮,而是大同的朝鮮(比我當初所料想的還要新穎),政事不應只被官宦四大門所關注,如女林這樣非名們出身有才的孩子,也可有意願、能力去參與政事,君上期盼的是這樣大同的新朝鮮,所以他如是說道。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有人因此猜測女林是皇子….。這樣就變成古裝家庭倫理日日劇了啦,囧)
對於君王的命密令,女林一開始因為朋友們想做,因為有趣,他認真地運轉著腦袋,逐步回溯,暫時忘了那些綁住他、鬱悶他的朝鮮。
「不要再做了,有的事對別人來說,也許只是頭疼腦熱,可對你或許就是紅疫大病啊!」
父親總是不斷提醒女林,他是半截的兩班,並且希望藉由和名門結締婚姻,提昇身分。女林雖然不若允熙需為溫飽奔波,但吃飽穿好的他,有著聰明的腦袋,卻因被規定可以做些什麼、不能做些什麼、和那些兩班貴族不同等等拘束,被限制住了。
家境富裕的他,無法和南人、泮人站在一起說這世上如何遺棄虧待自己;在兩班名門中,也無法一起享受既得利益階級的優越,或一起談論貴族該如何為民著力的志向。
那些限制饒是自己再機智,也沒有辦法改變,什麼都被規劃好,又什麼都不能做,女林不想承認那些會顯得自己悲弱的想望,故女林自定義「那些東西是無趣的」,光鮮亮麗地、盡情地揮霍自己僅有的,過著這樣遊戲人間的日子。
「君上的密令什麼的不適合我,幹嘛那麼誠心真摯,真無聊。」
和父親的對話,讓他不禁重新面對現在這個鬱悶的朝鮮,但這一次,因為一路看著四人幫其他人,尤其是摯友桀驁的成長,他不禁開始想試著期待看看,期待貴族頂端的君王所要建立的朝鮮,不會令他如此鬱悶的朝鮮。
「我相信的是你,桀驁。所以,你去找吧,讓我也能見識看看君上口中的新朝鮮」
總是跟在桀驁屁股後面轉的女林,要桀驁去做,等於是說服自己繼續做下去,故事一開始的女林不會一直追問桀驁停手的原因,更不會這樣去要求桀驁,只會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事情的變化,頂多在桀驁闖禍後,想辦法幫好友擦屁股。
女林的課題、志向,至此,開始因為友情,不知不覺地質變。
「你不配,你跟他們不一樣」
「越是不協調的衣服,越要大膽地把它們搭配在一起」
所以當夏仁秀操著那些對女林來說太過熟悉的台詞時,他可以這樣毫不在意地回應,因為大膽去相信、期待,放手去做的志向,好像也挺美麗有趣的。
◎ 桀驁兄長的試卷-跟隨兄長腳步的大丈夫 → 懂得膽怯的兒子、朋友
「那你剛才為什麼說不知道?」
這道密令,一開始最清楚狀況的當然是桀驁,甚至早就知道元兇大致方向,只不過一直以來缺乏尋找證據的步驟,又認為含君王在內,舉世皆已忘記金藤之書的存在,現在有了王命當令箭,桀驁的腳步卻放慢了。
在父親的個人密櫃中,發現左相和兵判的詳細記錄,又將兇手範圍限定出來,左相和兵判兩者之一,其中左相的位階又高於兵判,面對女林查到的線索地契,桀驁失去了證實元兇身分的想法,真是左相的話,射出這枝箭的後座力傷害到的是自己想守護的人以及在她身邊的朋友。
發現自己對父親的誤會,腦中迴盪一幕一幕指責父親的自己,
輕率的自己做出如此不孝的行為,那對父親的愧疚感、
對允熙、先埈的擔憂,那天晚上桀驁並沒有心思,
關照到門影上的兩人實際上親暱的行徑,
他的腦中有著父親、哥哥的親情、對允熙的愛情、對先埈的友情,
這些因子在攪和著,啜飲著酒,要決定下一步的決定很難很難。
「停手吧,反正密令要我們找的是金藤之詞,不是元兇」
終究桀驁做了緘默的決定,也必定和女林商量過,一起做出要先埈說善意謊言的事情,否則女林不會對允熙說迎接先埈的另有其人。
「是呀!我本是那種相當鄙視在真相面前膽怯而保持沈默的人,這樣的我都說要閉上嘴了。」
這個決定事實上,並不單純是考量允熙和先埈就做得出來。
在明白自己對父親的誤會前,雖然猶疑,但是桀驁仍有在做追查,他曾對來討教的先埈說「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他的讓步僅止於不明說、不讓老論小子自己去查父親。
「人之所以變得膽怯,是因為有想守護的人。」
是因為桀驁對於父親為了守護次子,當年不直接發作,怯弱的忍辱負重的那份心意被桀驁看見了、理解了,並且學習了為了重要的人放棄。
(EP09-10 尷尬的戰線-各式各樣的親子梗)
桀驁的課題向來不是大膽地去面對金藤之書,此刻也已從用對方法利用紅璧書,質變成如何理解、接受放下的念頭。
「幸好,把你這樣的人當成罪人,一生恨你會很疲憊的」
身為桀驁粉絲的觀眾想說的卻是,幸好命運沒有給桀驁初一個無論做何決定都會後悔的課題,別讓他放下愛情不久後,又要放下對哥哥的親情。
另外,關於桀驁始終沒有去積極爭取愛情的說法,我覺得主因是桀驁了解自己的心意到發現允熙的心意的間隔時間太短,讓總是為別人著想的他,顧不上自己爭取與否了(拿美男的新禹兄比的話,最直接的不同應該是在於新禹是屬於「看似對大家都很關心,事實上是冷漠的」,桀驁卻是屬於「看似對大家都很冷漠,事實上是溫暖的」人格特質),次要原因…劇集長度不夠,如果演24集,依照韓劇模式,他至少也會打轉個一集吧= =
◎ 佳郎的指南針-王道的沈重 → 罪人之子的愧疚感
看著地契上熟悉的屬名,先埈仍抱著父親能否認的期待。
左相卻專注於如何曉以大義兒子放棄尋找金藤之書,先埈那刻沒心情和父親進行推敲的對話,不斷地要父親正面回答自己的疑問,然後認定父親在閃躲回答,等於是承認了10年前血案的幕後主謀。
李先埈的生命中,好不容易才出現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知相愛的戀人,一夕之間親情、愛情、友情三方面全然變色,可以說是面對也可以說是逃避般,他讓自己全心投入尋找真相之中。
「總比當殺死朋友哥哥、父親的罪人之子好」
朝報上多次出現的紅璧書、聽過允熙少年家長的故事,或許桀驁和允熙正面指責自己,會讓先埈更好過點,但是他們都沒有。
失去的恐懼、令人窒息的愧疚感,讓先埈在賭場做了一些根本對案情毫無幫助的衝動之舉,特意找打,出自於要求一種懲罰或是尋求肉體疼痛的麻痺,如女林所說,這是一種情感快於理智的行徑。
「夠了,不用再說。我都能理解。」
先埈理解允熙做的決定,理智上可以理解,但情感上卻不是分析判斷就能接受的。
「我真是無法原諒自己,對不起」
細數允熙失怙的辛苦,連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原諒李先埈,卻仍癡心盼求得允熙原諒。
◎ 大物的父親遺物-對父親的孺慕、抱怨(→理解的想望)成為往前的力量
除了愛情上的質變(雖然這很痛),其實允熙是四個人中課題內容改變幅度最小的,改變的是對父親的抱怨變成對父親的抱歉和想要理解。
「是什麼有義的世界,讓我到今天才認識了,躺在這裡的您」
「我從來沒有做過這麼偉大的事情,
對政事和國事毫無關心,加上也不聰明
對父親的夢想和想法,一點也猜不到...」
允熙怎麼會是個不聰明的孩子?
只不過生活經驗,讓允熙不去也無餘力去參與那些看起來高潔的事,也因身為女子未被授與權力義務去關心國政之事,允熙不能明白,就像那時候試圖回憶父親長相卻一點也想不起來的無力一樣,迷惘心煩。
在那個時刻,有先埈一直都守在身邊的承諾,安撫了這樣的疑問,使允熙逕直地、平心地去面對王的密令。但面對金藤之書竟等同於面對和先埈的分道揚鑣,允熙不知道如何繼續下去。
「事到如今,要如何去平反。金藤之詞找到了又有何不同?」
密令完成與否對她金允熙的生活有何改變?她既委屈又困惑,這次先埈不再能成為安撫允熙的力量。允熙去問自己的母親,卻在弟弟的描述以及父親的日誌上,找到了令允熙既開心又難過、抱歉的答案,那個答案讓允熙決心找出金藤之詞,也決心拿掉手上的戒指。
「沒能好好理解父親的是我,也許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理解父親的機會」
這對父女來不及深入認識對方的遺憾,金承憲博士對於女兒無時下重男輕女的疼愛,對我來說是EP18最大的驚喜和淚點。
左相和君上共存的可能
左相其實一直給先埈很大的空間,也常把士大夫的道作為教育的藍本,理由之前有所臆測,但還是很難抓得準。
(EP11-12 安定指針的力量-左相父子之間)
但左相若誠如其所言:「害怕的不是金藤之書,而是天倫。」
那麼,我想左相並非完全不能和君上、先埈的理念共存。
左相若極力阻擋的是君上為了父親的死亡,而討伐老論一派,在廟堂朝廷間掀起腥風血雨,那麼左相其實只是過於相信並且安於由老論所領頭的朝鮮安定,因為對比多次國家之危看到王族的怯懦,與其將政治力交由他眼中「既合格又不合格」的君上,還不如守住眼前由老論穩住的朝鮮,就算它有許多骯髒破洞。
君上想創造的新朝鮮,如果追求的是大同,想排除的是像兵判這種做威做虎的老論,而不是排持所有老論的話(對比一下左相、兵判,左相過去不曾接受生日賀禮,兵判大方地收取市廛商人的賄賂;一個性喜養竹下棋,一個性喜花天酒地),基本上和滿口士大夫精神的左相,並非沒有交集,可以說說是雙方的偏見和不信任,造成現在的政治僵局,另外,左相的階級觀念沒有君上那麼開明也是個原因。
----------------------------------------------------------------------------------------------
越來越像流水帳= =
其實我不太滿意過度強調金藤之書的功能,因為如果最後那個東西沒有支持這些鋪陳的力道的話,我會很失望。
還有不能怪觀眾轉台,收視率下降,想想,編劇從一開始就把金藤之書的謎,放在觀眾面前閃阿閃,但觀眾漸漸被吸引的是四人幫的愛情、友情,尤以先埈和允熙的愛情線為最。
一隻馬,面前出現一根神秘不知何滋味的蘿蔔,吊得高高的,累得要死,吃不到。慢慢發現旁邊有一根看起來就很甜美可口的蘿蔔,當馬兒正要開心地享受那個好吃的蘿蔔時,那個神秘的蘿蔔又出來檔在馬兒和甜蘿蔔面前,但馬兒還是不知道神秘蘿蔔的滋味,馬兒會開心嗎?
以上馬兒和蘿蔔的故事,意者自理(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